2020年11月24日至25日,星空综合体育全站app2019级博士研究生第一次学术报告会(总第二十三期)在光华楼西主楼501、601、702室举行。本次学术报告会分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场、党的建设专场、思想政治教育专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场、中共党史专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场。
在中共党史专场,许良分析了地方“五四”青年革命化的微观情感,梳理了从“五四时代”到“革命时代”不同地方的青年在走向革命时呈现的变化;陈刚阐述了人民政协制度融入国家治理体系的历史逻辑,分析了人民政协制度的作用,提出了发挥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走推进国家治理的实践路径;黄玲从期刊论文、专著分别梳理了中国共产党早期干部教育的研究成果,探索了进一步研究的空间;邹祥玲以156项重点工程为中心,研究“一五”计划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对于许良的报告内容,杜艳华老师指出学术报告要明确重点问题,重视从整体上看问题;杨宏雨老师指出创新不能脱离以前的研究;肖存良老师指出要用大历史观分析问题。王涛老师认为陈刚的研究内容要明确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协制度与今天人民政协制度的异同;杜艳华老师表示要重视做学术报告的方法和艺术。从黄玲的报告来看,王涛老师指出革命教育在今天并未过时;肖存良老师强调了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写研究综述要提出问题,查找材料,分析材料,解决问题,在研究综述中体现出论文结构,同时要注意区分两种研究视角,即教育学和党史的视角;杨宏雨老师指出要多学习研究综述的方法。肖存良老师对邹祥玲同学说要明确和以往研究的区别。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场,刘繁荣论述了阿尔都塞“偶然相遇的唯物主义”的生成背景、内在逻辑特征,并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认为阿尔都塞把历史唯物主义改造成为无序性、无主体性、无目的性的随机相遇产物;刘超从三个方面阐述恩格斯晚年接续马克思的研究形成系统的国家相对独立性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唐培杰重新审视了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概念及对当代资本主义结构性危机和社会变革趋势的意义;张丽芳从新价值形式学派的“价值形式本身支配和规训着劳动”的理论观点出发,重新审视马克思的交换价值概念的当代意义;徐伟轩分析了技术资本在变局时代的全球扩张及其矛盾运动;李建肖基于马克思劳动力商品理论对“劳动力资本”概念的批判分析其对我国和谐劳资关系建构的重要意义;蒋捷通过分析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中的市民社会与人类社会关系,阐述马克思主义中“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概念;郑要阐述了马克思文明观的三重向度及当代范式构建;陈茜基于马克思自由时间理论审思当代“劳动——休闲”关系面对的三重困境;付立平基于《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探讨马克思恩格斯的家庭观及对当下年轻人树立正确恋爱观和婚姻观、构建和谐家庭、建设优良家风等方面的启示。
对于刘繁荣的报告,马拥军老师指出要深刻理解历史发展的具体节点上偶然性的作用,并由此理解马克思,以及评论阿尔都塞;吴海江老师认为要突出重点,深入解释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针对刘超的报告,马拥军老师建议从恩格斯晚年国家独立性更加明显的时代变化出发,论述恩格斯晚年国家相对独立性思想的完善;谌中和老师认为应该还原到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下探讨“相对独立性”所强调的基本方面;吴海江老师认为对于国家相对独立性的理论阐述可以更加清楚,例如,由国家的独立性到该独立性何以是相对的。在唐培杰的报告中,马拥军老师指出可以更加突出结构性危机与“剩余价值生产如何制约使用价值生产”;谌中和老师指出,若从当时的文本出发强调当代价值,则要分析、比较过去和当代的差异与共性;吴海江老师认为可以更加突出马克思著作的文本分析,以西方左翼思想切入讨论马克思物质变换思想前后逻辑衔接略有欠缺。吴海江老师认为张丽芳同学的文本考据相当扎实,但自己的观点略有缺乏。对于徐伟轩的研究内容,谌中和老师认为“变局时代”和以前时代的差别以及这种差别所导致的结果要交代清楚;吴海江老师认为题目中的“变局时代”处于立论的基本位置,需要特别阐述清楚;马拥军老师认为“变局时代”在文中虽然有比较完整的体现但最好在醒目位置点出。针对李建肖的报告,吴海江老师认为该选题比较有意义,可作商榷谈论性的文章;谌中和老师认为在忠于马克思、恩格斯文本的基础上,处理和协调“保卫经典思想”与“适应当代发展新变化”是进一步突破的方向;马拥军老师指出可以进一步挖掘“劳动力资本”概念虽然错误但不断出现的原因。针对蒋捷的报告,三位老师均认为在文本解读诠释相当清楚澄明的基础上,还应当突出其理论研究价值、自己的创新点。吴海江老师对于郑要的研究内容提出对“新文明”概念的运用要多加谨慎;谌中和老师认为要深入核心问题追溯探讨马克思文明观的渊源、核心思想与创新;马拥军老师指出马克思讲历史的重心是当代史,研究过去是为了现在和未来,要将过去、未来、现在统合起来才能论述清楚当代范式的建构。对于陈茜的报告,吴海江老师指出选题与新发展阶段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主题十分契合,但实现劳动休闲的统一和向自由时间的转变,并非观念上的改变就可以打破现状;马拥军老师指出并非已经有自由劳动而面临困境,而是自由劳动以异化的形态表现。针对付立平的报告,谌中和老师认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中的一个要旨就是淡化家庭的社会作用;吴海江老师指出应从文本本身挖掘其当代价值,“当代启示”不能从《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直接演绎出来;马拥军老师也指出“当代启示”不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推出的,只是必要条件。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场,刘少阳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对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进行了探索研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党对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探索的历史经验,最后对未来如何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关系提出几点启示和战略思考。郑继承从阐释马克思贫困理论入手,肯定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国扶贫开发取得的伟大成绩,认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贫困治理将迎来历史阶段性转轨,扶贫开发的重心将从消除绝对贫困转向瞄准相对贫困问题。刘思帆从精神、实践和能力三个层面入手,详细分析了习近平有关党的“自我革命”论述,指出这三个层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良性循环。刘达培就现代化进程中我国传统农民在商品交换中失利,在横向比较中失落、在公共事务中失语,在探寻出路中失望进行分析,指出传统农民的自我认同危机不单是市场规律使然的经济问题,更是关乎政权认同、社会认同、时代认同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陈瑞来从习近平关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方向的思想、关于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战略基点的思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目标的思想、关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安排的思想、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思想、关于全面用好发展战略机遇期的思想、关于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的思想、关于打好战略主动仗的思想、关于制定和实施重大发展战略的思想、关于保持战略定力的思想、关于避免战略性错误的思想等方面系统梳理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战略体系。范守勋从梳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脉络、理论渊源与实践路径入手,指出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要进一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守正创新,必须坚持党对于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石璞从马克思主义政治性与学术性的统一基因及其历史嵌入角度展开,认为后人抽象掉历史逻辑仅从字面上对“学术独立”加以理解,只能使“学术独立”成为一种虚假的政治想象。许莞璐从长期和短期以及当前三个视角出发,梳理了新时代关于习近平科技创新论述形成的基本依据,从当前来看,它彰显了新时代提升科技创新发展的新要求。
听完刘少阳的报告,顾钰民老师指出要阐释好论文表格中曲线的走势,明确它们各反映出什么样的政策取向,哪一段是积极的,哪一段是消极的,要有自己的把握。针对郑继承的报告,严金强老师指出要将马克思贫困理论与中国当前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顾钰民老师指出在研究过程中要转变观念,把自己从问题中解放出来。对于刘思帆针的报告,严金强老师认为这个题目作为阐释中央精神的内容,作者需要有一定的学术地位和学术水平,对博士生来说是个挑战。针对刘达培的报告,朱晓慧老师指出身份认同问题很热门,但要注意把握好传统农民这一群体,并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深思的问题,比如传统农民有多少、传统农民的自我认同是什么、危机在什么基础上出现的、脱离了土地劳动的农民有多少、如何让他们增强身份认同、增加他们对自身身份的自豪感、如何去帮助他们等等;针对陈瑞来的报告,顾钰民老师强调习近平总书记战略思想很重要,具体内容一定要讲清楚,要在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中把握好这些战略思想。严金强老师指出范守勋的报告谈中共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实体化与非实体化思路很好,但是要分清楚党的领导对经济的影响,一个是制度层面,一个是意识形态层面。朱晓慧老师指出石璞的报告“学术独立”是一个现代学科的概念,研究方向是正确的,但在题目表述上需要仔细斟酌,防止在理解中引起歧义。对于许莞璐的报告,顾钰民老师指出科技创新是生产力问题,和制度没有关系。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有充分肯定,科技创新就是解放生产力,科技强起来,人民的美好生活才能够实现。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进博会讲话,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在思想政治教育专场,李苏婷从我国社会结构转型过程谈价值共识的形成,李欣轩在唯物史观视域下研究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涵与实践路径,丁晓颖尝试论述马克思主义教育观与时代新人培养的内在契合性,黄熠川试论文化自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在联动性,公晨探讨了大数据方法论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及限度,兰丽丽分析了青年“丧”文化的阐释模式、生存样态与生成策略,张军探讨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能力提升的四重维度,周家雅探讨了媒介融合时代主流舆论提质增效的进路,孙宇萌就现代性视域下公共品格培育的困境与超越进行论述,张平就“尚和合”精神的生成渊源、依据和当代价值展开论述,杜喆探析了视觉文化影响下的主流意识形态有效传播,牛杰分析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价值基础,王乐婷研究了媒体智能化对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变革及其应对,袁周南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视角出发探究精神交往,郑阳探究了高校基层院系落实“三全育人”的遵循原则和实践路径,邬定伸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三重意蕴,王歆玫探究了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听完李苏婷的汇报,高国希老师指出,一部分人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弱化,这里的认同指的是什么?可以借助政治学、社会学方面的资料作为补充。针对李欣轩的汇报,董雅华老师指出,框架过于宏大,涉及的问题太多,应聚焦在几个重要的问题上,距离学术报告的题目还有距离。对于丁晓颖的汇报,张晓燕老师指出,应明确马恩的阶级意识在今天的意义,以及个人的社会角色和时代使命,同时,新时代下“超阶级性”这个词可以用“公共性”来代替。针对黄熠川的汇报,张奇峰老师指出,内在联动性没有被清晰地展现,价值观教育要落脚于价值自信,要明确二者的内在联动,明确什么是文化,什么是自信。针对公晨的汇报,高国希老师指出,要明确数据库与思政的联系,是否对思政有积极作用。同时要结合时政的实例将研究方法展示出来,而非是演绎式的,思辨式的。针对兰丽丽的汇报,王贤卿老师指出,研究现状的梳理很清晰,报告题目不够通顺,生成策略最后要落脚在教育引导上。此外要辩证分析亚文化中的合理部分。针对张军的论述,张奇峰老师指出,要明确四重维度的划分依据和来源,明确四重维度的逻辑关系,思考能否穷尽所有话语。周家雅论述完毕后,邱柏生老师指出,主流舆论可能有表象化和实质化的分离,可以侧重于大学生的主流舆论,同时要认识到主流舆论的所指不太明确,主流不等于主导。高国希老师指出孙宇萌的论述要明确现代性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的区分,进行现代性的解读,把握现代性的特征。针对张平的论述,高国希老师指出,和合是状态,是一种结果,应该谈论其过程,了解和、合内部的矛盾与对立,将其内在运行方式解释清楚。针对杜喆的报告,张晓燕老师指出,中国精神包括方方面面,可以通过访谈等手段,借助个案,分析其背后所包含的主流意识形态。牛杰的报告在董雅华老师看来可以作为博士论文的导论,其线索可以再清晰些,认识到十九届五中全会的价值基础预示着社会对人的理解,具有价值观的引导。对于王乐婷的论述,邱柏生老师指出,媒体智能化是当今的一种形态,智能化是否会导致人民的发展机会减少,是否会导致人民的愚钝,引发了老问题:机器会取代人成为主体吗?针对袁周南的论述,高国希老师指出,精神交往作为一个研究视角的可行性在哪里?重点应该是马克思精神交往理论如何嵌入,精神交往如何展开,如何可能?针对郑阳的论述,董雅华老师指出,思路很清晰,问题明确,需要结合学理性的分析,提高理论分析的手段和方法,实际问题应该抓得更深、准一点。针对邬定伸的论述,张晓燕老师指出,三个纬度背后的内涵要梳理清晰,把法制精神做进一步的澄清。同时要继承与发展,在新的时代当中体现新的要求。针对王歆玫的论述,张奇峰老师指出,阳明学意识到了中国近代性的问题,题目十分有意义,但内容的对比过于机械,要对王阳明的思想进行清晰的认识,同时将其与马克思主义结合。
在党的建设专场,林宏博以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为分析视域,主要探讨党内监督体系的结构框架是如何构建、党内监督体系诸要素如何实现结构化两方面问题,指出党内监督体系应与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相适应、相匹配,党内监督体系要素结构化的关键在于诸要素的组合性特征形成结构。赵方源聚焦网络金融犯罪及其治理现状、对现有体系的挑战等社会现实,分析党建赋能网络金融犯罪治理的内在逻辑及路径探索。郑璇由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两个层面,阐述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形象建设重要论述的当代价值。何虹雨由人工智能的兴起及其与“政党-民众关系”的关系耦合切入,具体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政党-民众关系”面临的机遇及挑战,并从以智能服务公平化、政党驾驭技术以及资本规制三点论述如何重构人工智能时代政党-民众关系。刘莹阐述了正向激励与反向问责的内涵、要求与特点,基于此探究重大突发事件中激励与问责的具体运用,提出将完善矫正机制作为重大突发事件的后续要求。吴晗璐结合党在高校的基层政治社会化的基本问题,从工作周期、组织架构、党员发展工作三个高校党建维度,认为政治社会化应成为高校党建工作的目标之一,并由此探讨党在高校进行基层政治社会化的具体路径。商爽基于文本和CNKI期刊的文献计量分析,展示了党的领导制度历史演变与认识升华、党的领导制度研究的知识图谱、关于党的领导制度研究综述以及党的领导制度研究评价与展望。孙小禹聚焦“群众”概念,通过“群众”概念中外源流考及中国共产党人对“群众”概念认识的发展历程,分析“群众”概念的发展演变对党的群众路线制定和执行的重要影响。庞敏以《中国季刊》、《当代中国》为例,从形象学构成要素“性”、“色”、“形”、“态”四个维度分析十九大以来海外视野中的中共形象,思考其中反映的问题及应对路径。张立方以上海为中心进行考察,从保甲制度的废除、居民委员会的建立、街居制的确立为脉络,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群众组织里的建设与强化。李丹梦从列宁对意识形态概念的界定、列宁意识形态建设的传播原则以及列宁意识形态传播思想的现实意蕴三个方面,研究列宁意识形态传播的逻辑原则和现实意蕴。武智鹏围绕大数据选人用人,立足信息网络技术造势的背景之下,研究大数据选人用人的可行性与现实困境、有效路径级条件保障,并结合有限性作出补充性分析。王贺宇从历史回顾、丰富发展、经验启示阐述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的百年历程与基本经验。王震从理论溯源、历史演进与时代要求三层面研究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认为必须把握方向性、根本性的问题不能动摇。覃喆研究了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论的深刻逻辑,提出勇于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品格,自我革命是百年大党破解历史周期率的根本之道,以党的自我革命推进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
对于林宏博的报告,唐荣堂老师认为要阐明“要素”选词的含义,进一步思考为什么称为“要素结构化”而非主体结构化。听完赵方源的报告,高晓林老师认为该选题视野宽,思路广,题目新颖,但涉及的概念多、学科广,应在有限的时间内选择合适的切入点进行阐述。针对郑璇的报告,刘红凛老师建议将题目进一步破开,由此更好地进行深入论述并给出题目的修改指导。朱潇潇老师建议该研究进一步联系党史,关注马列对领导干部形象的相关论述。针对何虹雨的报告,唐荣堂老师认为应阐明人工智能在西方政党中具体是如何运用的。针对刘莹的报告,高晓琳老师认为该研究思路清晰、方法合理,同时需要对行政监督与问责的关系、问责的对象及范围作出更加深入的思考。刘红凛老师认为吴晗璐的报告,该报告题目比较拗口且实际契合度有待考量,强调题目要简明扼要,并使用最新理论及最新分析范式,凸显研究的新意与价值。针对商爽的报告,唐荣堂老师强调在后续的研究中,要对如何解释本选题的时间节点的选取缘由作出明确的阐述。针对孙小禹的报告,高晓林认为题目选取良好,切口较小,但在研究与汇报中未处理好详略分布及重点突出。而对庞敏的报告,刘红凛老师建议按照意识形态光谱划分报纸、杂志、期刊等,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做综合研究,增强研究的客观性。针对张立方的报告,高晓琳老师认为研究时间段选择合理且可行性强,但还需深入思考,提升题目和论文的严密性。针对李丹梦的报告,唐荣堂老师指出,需要阐明宣传和灌输的区别,并建议对文章的内容结构作出调整。针对武智鹏的报告,刘红凛老师强调研究过程万变不离其宗,需要对研究的框架结构及阐述逻辑进行调整。针对王贺宇的报告,高晓琳老师指出,历史划分要找寻自身的特点,以重大文献、重大事件为转折点。针对王震的报告,刘红凛老师认为首先要搞清楚党的政治建设是什么,厘清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层面下具体内涵的区别。针对覃喆的报告,刘红凛老师建议结合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深入思考。
各专场会后,参会老师与同学们合影留念,本次博士学术报告会顺利结束。此次学术报告会的开展,增进了师生间的问题研讨与学术交流,为同学们的论文研究重点、研究方法给予了具体的详细的建议,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更为优化的思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王晓冉 朱晓楠 吕子良 夏维维 李钊翀 杜宇轩 撰稿)